查看原文
其他

雄安旧时风物之五十六 高粱面饸饹金裹银汤

周永战 雄媒社 2021-04-16

小时候母亲经常给做两种“美食”——高粱面饸饹和金裹银汤,说它们是美食,是相对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而言,但无论怎么说它们也算得上是粗粮细作的典范。高粱面、棒子面吃时间长了喇嗓子,难以下咽,别说,一做成饸饹和汤,吃起来顺溜多了。

饸饹我们这里都读成hé la,是一种北方常见的主食,现在家乡城镇大街上也还有许多卖饸饹的小摊、小店,但饸饹床子已改良了,小巧了许多,饸饹也都是白面的。


我们小时候很少吃到白面饸饹,因为白面少,得留着过年过节、来客或喜庆日子才舍得吃。那时吃的饸饹很多时候都是高粱面的。高粱面发散,轧不成条,于是在和面时人们会在高粱面里掺入榆皮面,以增加其粘度和韧性。榆皮面是榆树里面一层皮晒干后磨成的面,那时有走街串巷专门买榆树皮、卖榆皮面的。小时候见到的饸饹床子都是木头的,架在锅上,很笨重。轧出来的高粱面饸饹,紫红色,色彩很诱人。煮熟过水后,加花椒油、白酱、蒜末、醋,偶尔吃一顿,还很香。当然如果条件允许,以肉丝打卤、西红柿鸡蛋打卤之类的拌之,别有风味,但在那时这颇奢侈。

可惜,现在想吃一碗高粱面饸饹,难了,满大街都没一份卖的,再说高粱面、榆皮面也很难找了,看来高粱面饸饹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。


不过,金裹银汤一些人家还偶有为之,是怀旧,也是吃缺儿。我们这里跟面条都叫汤,热面条叫热汤,凉面条叫冷汤,那金裹银汤就是金裹银面条了。说是面条,其实金裹银汤因为面质粗散的原因,往往切成长面片或菱形面块,手艺高超的人才敢切成条,一般也是粗而短的条。

金裹银汤和金裹银饼本质上是一样的,只不过一个是烙,一个是煮,但就是这一烙一煮之差,对辅料和技术的要求就不一样了。金裹银汤外面的白面皮为了筋道和面时可加入一点盐和碱,里面的玉米面得掺入一定比例白面,以提高它的口感。根据自己口感的好恶,如喜欢松软些的,可加入一点点起子,比烙饼一定要加的量小许多,否则煮熟了就不是松软而是发散噎嗓子了;如果喜欢筋道的可加入一点点盐和碱;金裹银汤的棒子面里是不加葱花的,烙饼加葱花为的是要葱香味,做面条放了葱花,一是面片擀不薄擀不匀,再就是面条非常容易煮断。制作时,擀白面皮像擀饺子皮一样,擀开后把棒子面团包紧包实。擀制金裹银面片最见功夫,擀金裹银面条一定要比擀饼用力轻,擀面棍讲究用力飘而匀,不能用死力往下压,擀出面片来薄而匀。如果用力过大,白面皮里的棒子面就会被挤成疙瘩或耣 (lǔn)子,最后不但达不到薄而匀的效果,煮起来还容易断。面片擀好了,怎么切,那得看你的技术,看面片薄和匀的程度,切条不行就切长面片,切长面片还不行就只能切菱形块了。金裹银汤煮熟后也得过水,这样才能处分展示它的筋道、爽滑。其调料和高粱面饸饹一样,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的好恶,没别的,“我的口味我做主”呗。


写着写着,还真有点馋了,高粱面饸饹就免了吧,既没工具也没原料,吃不成的。金裹银汤我看倒可以一试。

 

作者:周永战,雄县人民法院,13931378578。

作者专栏


本文为“雄安新区热点”(ID:xaxqhot)原创文章。


雄安新区热点(ID:xaxqhot)致力原创,创作独一无二的内容,推送有价值、有趣味、有营养的话题。投稿邮箱1702786888@qq.com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